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我校主持完成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1(公示已结束)

日期:2017-12-15 点击数: 来源:通知公告

    我校主持完成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提名项目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7〕44号)》的要求,我校主持完成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高效融合的超大容量光接入技术及应用”,现将该项目相关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17年12月15日至2017年12月22日。在异议期内,有异议者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清异议的内容,并应署其姓名、联系方式(如需保密,请注明)。异议材料请交到科研院成果管理办公室(教一楼503室)。

    项目名称:高效融合的超大容量光接入技术及应用

    提名者: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名意见:

    随着互联网应用和宽带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对高速宽带光接入网提出了挑战。北京邮电大学联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围绕重大需求,针对关键技术瓶颈,在高端芯片、系列设备和应用示范等核心制高点与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形成了“节点双效提升、系统容量提升、组网能力提升”的科技创新。主要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动态突发业务环境下光接入节点带宽效率和能量效率的“双效”提升方法,突破了树形拓扑结构下节点带宽和终端节点能耗的瓶颈限制;(2)提出了大容量长距离广覆盖的时分-波分光接入系统增容与性能优化方法,突破了长距离广覆盖下光接入系统的容量瓶颈限制;(3)提出了多制式光接入网络融合共享机制与动态自适应保护方法,突破了接入设备异制混合共存与多层保护的组网瓶颈限制。该项目了获得了一批中国发明专利和国外专利授权,提交了国际标准及文稿,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规模部署,显著提升并带动了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产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有力支撑并推动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随着互联网应用和宽带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对高速宽带光接入网提出了重大挑战。由于业务接入在时域和空域的高动态性和不均匀性,使光接入网面临“节点效率不高、系统容量受限、组网共享不足”三大制约性瓶颈与技术挑战,迫切需要掌握高效融合的超大容量光接入核心技术。

    在国家863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教育部科研基金、广东省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项目支持下,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兴通讯组建联合项目组,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打破无源光网络(PON)传统拓扑结构、单一复用层次和分立技术制式的限制,围绕光接入网应用的“节点—系统—组网”三个关联维度,形成了“节点双效提升、系统容量提升、组网能力提升”的“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在高端芯片、系列设备、应用示范等核心制高点与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取得的三项核心科技创新点为:

    ① 节点双效提升:提出了动态突发业务环境下光接入节点带宽效率和能量效率的“双效”提升方法,突破了树形拓扑结构下节点带宽和终端节点能耗的瓶颈限制,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了高集成度、低功耗、多制式、支持流量管理和媒质接入控制合一的10G PON高端核心芯片,并装备系统。

    ② 系统容量提升:提出了大容量长距离广覆盖的时分-波分光接入系统增容与性能优化方法,突破了长距离广覆盖下光接入系统的容量瓶颈限制,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了支持万级用户接入、覆盖范围100km、单PON口容量640Gbps的OLT、多PON共存的透明远端节点以及包括可调无色低成本ONU在内的高速光接入系列设备,全面通过权威机构的多场景测试,技术指标领先。

    ③ 组网能力提升:提出了多制式光接入网络融合共享机制与动态自适应保护方法,突破了接入设备异制混合共存与多层保护的组网瓶颈限制,奠定了多制式光接入混合组网的创新工程应用基础,圆满完成了国家863计划电信/广电的“双网”示范应用。

    项目攻克了光接入网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获得一批中国发明专利和国外专利授权,提交国际标准及文稿,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规模部署,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显著提升并带动了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产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有力支撑并推动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其他相关情况见附件)

    联 系 人:刘红

    联系电话:62282052

    邮 箱:liuhong@bupt.edu.cn

    地 址:教一楼503室

    科学技术研究院

    成果与转化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高效融合的超大容量光接入技术及应用-公示材料.docx

    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电话: 010-62282042

    Copyright @ 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