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我校参与完成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2(公示已结束)

日期:2017-12-15 点击数: 来源:通知公告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7〕44号)》的要求,我校参与完成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通讯信息反欺诈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现将该项目相关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1月5日。在异议期内,有异议者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清异议的内容,并应署其姓名、联系方式(如需保密,请注明)。异议材料请交到科研院成果管理办公室(教一楼503室)。

    项目名称:通讯信息反欺诈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者: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名意见:

    为了解决通讯信息欺诈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该项目开展了反欺诈关键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和应用部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创新成果。该项目针对通讯信息诈骗行为跨国、多渠道、高技术、复杂多变的特点,设计构建了多渠道分级研判与全面协同防治的反欺诈系统架构;研发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诈骗识别技术,并率先实施了跨部门一体化闭环反欺诈联合防控机制,实现了对诈骗的全流程立体防控;创新性地设计实现并率先提供了虚拟改号拦截、疑似诈骗来电提醒等多种反欺诈技术方案和公益服务。

    基于上述成果,该项目建成了全球领先的通讯信息反欺诈系统,可根据犯罪分子诈骗行为的动态变化进行反欺诈方案的持续演进,可有效打击网络传销诈骗等新兴诈骗模式,建立了覆盖电信网、互联网,面向未来的通讯信息诈骗长效防治体系。该系统在现网大规模应用,有效遏制了通讯信息诈骗持续高发的态势,大幅度降低了诈骗报案率,为用户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ITU-T和3GPP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并制定了首批通讯信息反欺诈的国际标准。该项目为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反欺诈体系,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全球通讯信息反欺诈工作探索出了切实有效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起到了示范作用。

    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简介:

    近年来,通讯信息诈骗呈现出跨国、跨网、产业化、专业化的特点。诈骗分子采用虚拟改号、伪基站、“呼死你”等新技术,利用电话、短彩信、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不断翻新诈骗手段。通讯信息诈骗持续高发,愈演愈烈(2015年全国诈骗案值到达最高峰222亿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坚决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犯罪。面对“多渠道异构数据融合、模糊行为自适应识别、多业务并发冲突”等重大技术挑战,项目单位持续反欺诈技术攻关,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系统架构方面:针对多渠道的不同诈骗行为特征和技术特点,分别建设专项反欺诈平台,统一建设了全网反欺诈大数据分析平台。将各专项平台的能力封装为服务组件,通过服务集成的方式,攻克了跨平台异构数据融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对复杂诈骗模式的快速研判和协同防治。

    识别算法方面: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将诈骗识别从号码层面深入到诈骗行为和内容层面,攻克了异构多维特征建模、模糊诈骗行为分类聚类、诈骗敏感词义辨析三项技术难题,研发了一系列针对诈骗电话、不良短彩信、伪基站、钓鱼网站及恶意软件的识别算法,支持对复杂、新型诈骗模式的自适应识别。中国赛宝实验室测试表明,诈骗电话识别准确率为99.4%,漏检率为5.86%。

    业务提供方面:提出了基于业务协调中间件的多业务并存机制,攻克了反欺诈业务与现网业务冲突的技术难题;率先设计和提供了面向全网用户(无需安装APP)的虚拟改号拦截、疑似诈骗来电提醒、“呼死你”防控等反欺诈公益服务。

    基于上述创新,项目累计投资23亿元建成了全球领先的通讯信息反欺诈系统(包括1套全网反欺诈大数据平台,9个专项全国平台和137个分省子平台)并大规模应用。截至2017年底,共拦截诈骗电话5.9亿次,“呼死你”电话4.9亿次,不良短彩信263.1亿条,协助侦破伪基站1.1万个,下发疑似诈骗来电提醒72亿次,发现恶意软件131万个,处置钓鱼网站30.3万个,有效扭转了通讯信息诈骗持续上升的势头,使近两年的报案数降低了40%,为群众挽回了近2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协助公安机关及时止付)和超过250亿的潜在经济损失。

    项目在ITU-T和3GPP发布了通讯信息诈骗治理的首批国际标准4项;申请发明专利103项(62项已授权);在IEEE COMMAG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43篇,EI论文139篇;获2014年中国通信学会一等奖、2016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一等奖、2016年全球GLOTEL金奖、2017年电信大数据司马奖最高奖。

    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先生认为“该项目无论技术水平,应用创新,还是系统规模,在全球电信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刘韵洁院士指出“项目建成了针对通讯信息诈骗的长效防治体系,为我国反欺诈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全球起到了示范作用”。广东省公安厅指出“项目有效协助警方成功侦破一批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专案,社会效益巨大”。浙江省公安厅指出“自应用该系统以来,有力打击了通讯信息诈骗犯罪,社会效益显著”。

    (其他相关情况见附件)

    联 系 人:刘红

    联系电话:62282052

    邮 箱:liuhong@bupt.edu.cn

    地 址:教一楼503室

    科学技术研究院

    成果与转化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电话: 010-62282042

    Copyright @ 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