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技厅[2018]2号】的要求,现将我校参与申报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2018年7月10日至2018年7月16日。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清异议的内容,并应署其姓名、联系方式(如需保密,请注明)。异议材料请交到教一楼503室。
一、项目名称:大模场镱离子掺杂微结构光纤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推荐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三、项目简介、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成果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1月立项,于2017年12月结题验收通过。
微结构光纤制备技术与传统光纤具有很大区别,而目前仍然将制备传统掺杂光纤的方法用于制备掺杂微结构光纤,难免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为解决传统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制备稀土掺杂微结构光纤的技术瓶颈,国外有部份高校和科研院所提出了石英砂混合直接拉丝的非化学气相沉积法,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高浓度、掺杂元素种类和大纤芯掺杂的技术难题,但对于掺杂均匀度、Yb3+的还原、气泡排除等仍然无法解决。为此本项目结合了稀土掺杂石英玻璃组态特点,建立了适合稀土掺杂石英玻璃的J-O理论,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最终实现了稀土掺杂石英玻璃材料组分的优化设计。在掺杂石英玻璃制备上,首次提出了水解-熔融高温等离子体非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AlCl3、YbCl3的水溶性和SiCl4的挥发性,通过液相混合和化学反应,解决了掺杂材料的均匀性,然后经过加热蒸发、干燥和在O2和Cl2气氛条件下高温脱羟基等环节后,即可得到Al2O3、Yb2O3和SiO2等混合粉末,该方法几乎可实现分子量级的均匀度,这是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由于石英玻璃的熔化温度达到2000℃以上,为此本项目选择了高温等离子体炉作为加热源,在O2气氛条件下进行熔融和成棒处理,最终实现了Yb3+掺杂,掺杂浓度可达到理论浓度的极限值。由于是在高温、纯氧气氛条件下,因此可获得了无还原、无气泡透明的镱离子掺杂石英玻璃棒。在掺杂微结构光纤拉制上,利用排布拉制法在特定和工艺条件下拉制出离子掺杂微结构光纤,所研制光纤纤芯直径可超过80μm,激光斜效率大于80%。表明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推动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用增益光纤或多成分掺杂光纤的发展和国产化。
研制的掺镱微结构光纤,经"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现场测试,光纤光子暗化效应小于11dB/m@633nm、背景损耗小于0.18dB/m@1200nm、激光斜效率达到84%。结果表明所研制光纤达到实用化水平,2014年开始推广应用,已在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实现试生产和销售,到2016年底时,实现镱离子掺杂微结构光纤及其衍生产品(镱离子掺杂微结构光纤激光器)累计销售收入近千万元,并可带动相关光纤激光器行业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公示已结束)
联系人:刘红
联系电话:62282052
邮 箱:liuhong@bupt.edu.cn
地 址:教一楼503室
科学技术研究院
成果与转化办公室
二〇一八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