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参与项目申报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8年 4 月2 日至2018年4月8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北京邮电大学科研院反映。
联系人及电话:刘红 010-62282052
附: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中继卫星地面终端中低速数传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
二、候选单位
1.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2.北京邮电大学,
3.中国人民解放军61096部队
三、候选人
1.马 宏,2.吴 涛,3.刘丹谱,4.王 磊,5.李贵新,6.史学书,
7.焦义文,8.张 威,9.蔡 洋,10.李冠霖
四、项目简介
该项目重点针对中继卫星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信号分析和故障诊断手段有限的问题,研制开发了中继卫星地面终端中低速数传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系统通过直接中频带通采样获取中低速数传信号数据,持续储存于大容量磁盘阵列中,综合采用高精度信号分析与处理等技术,进行卫星信号的实时记录和事后分析处理,实现了数据传输链路设备在线并行监测、故障分析和定位,具备性能优异的中低速数传信号监视和事后分析功能,对中继卫星地面终端设备问题排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具体技术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针对常规的均方根法(RMSM)、自相关法、最大熵法(MEM)和能量集中法等带宽估计方法精度较低,难以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功率谱估计的带宽检测方法,通过多次估计调整 Welch 变换的窗函数长度,有效提高了信号带宽估计精度。
(2)针对传统特征值分解算法用于信噪比估计时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的自相关矩阵特征值分解(MACE)的信噪比估计方法,较好的克服了带通滤波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3)针对中继卫星系统应用中可能会存在干扰信号影响,导致接收机失锁的问题,建立了叠加信号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空域滤波的叠加信号分离方法,并根据信号统计独立性和相关性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相关性检测估计主信号的有效方法,然后由此对消主信号完成干扰信号的提取。
该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等载人航天任务中,获取了大量的中低速数传信号数据,并利用所提出的算法对部分异常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有效保障了任务执行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经航天工程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所有申报资料不涉及国家机密。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
公示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