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参与项目申报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8年3月28日至2018年4月3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北京邮电大学科研院反映。
联系人及电话:刘红 010-62282052
附: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嵌入量子密钥安全服务的新型移动网络架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二、候选单位(含排序):
1.北京国科量子共创通信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3.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4.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邮电大学
三、候选人(含排序):
1.王健全;2.孙立新;3.吕召彪;4.郑 侃;5.孙 雷;6.戚 巍;7.张振辉;8.马彰超;
9.李新中;10.盛 煜;11.胡昌玮;12.沈晓丰;13.龙 航;14.丁颖哲;15.朱永涛
四、项目简介:
该成果属于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安全领域。移动通信网络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基石。传统移动网络在信息化创新浪潮和“提速降费”大形势下,面临难以适应新业务发展、业务创新乏力、网络扩容压力巨大、安全性亟待增强等严峻挑战,急需进行革命性的架构演进和创新。成果围绕“如何突破传统移动网络竖井式集中管控架构的限制”和“如何引入量子密钥服务增强移动网络安全性”问题开展攻关,提出了嵌入量子密钥安全服务的、支持业务本地化处理的新型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发明了移动网络边缘业务智能控制和量子密钥安全服务移动化应用技术成果,在移动网络提供基于量子密钥的高安全服务、支持低时延大带宽业务、低成本灵活部署、无线网络能力开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创新点:
1、发明了嵌入量子密钥安全服务的移动业务本地化网络架构。为打破传统 “移动网+互联网”简单叠加的竖井式、集中管控技术架构,早在3G商用初期,在业界率先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分布式、扁平化移动网络架构,在靠近用户的移动网络边缘实现业务本地化和智能化处理,可灵活适应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为解决移动业务本地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在移动网络边缘嵌入量子密钥安全服务,实现了量子保密通信与移动通信的有机融合,显著增强移动业务安全性。
2、发明了移动业务在无线接入网侧直接通信的业务决策、路由选择、本地化资源管理及网络管控等多项关键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了移动业务本地化场景下实现电信级网络可管、可控、可靠、可运营的难题,消除了传统网络基站到核心网层层汇聚带来的时延、传输压力等问题,使得移动网络承载互联网业务效率大幅提升。
3、提出了利用量子密钥提供移动化安全服务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移动网络环境下的量子密钥协商机制,研制了业界首款嵌入量子密钥安全服务的基站设备,实现了基于量子密钥的移动业务端到端加解密功能,有效拓展了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范围。
该项目获授权专利101项,牵头国际标准4项,发表SCI论文48篇(他引953次),出版专著3部。基于新型移动网络架构研发的一体化微基站设备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在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取得规模应用,截止到2017年底,产生超过7.5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所打造的世界首款嵌入量子密钥安全服务的一体化基站设备于2017年9月在中国国际通信展发布,被央视、C114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武警训练指挥场景成功部署示范,并探索在应急指挥、移动执法等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
公示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八日